居家用葛根汤颗粒治疗风寒感冒

来源:中国健康报道作者:时间:2019-12-30 11:19:55
  葛根汤始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由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具有发汗解表,濡养筋脉,舒筋缓急,生津液,止下痢的功效,其作为伤寒论中太阳刚痉证的代表方,只要辨证准确,剂量得当,疗效非常显著,故临床用途广泛。

  而葛根汤颗粒是根据葛根汤配制而成的中成药制品,具有服用方便、口感佳的特点,若能辨证应用恰当,尤其在居家日常保健治疗方面,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笔者曾用用葛根汤颗粒治疗风寒感冒,现介绍如下。

  典型病例

  病例1王某,女,34岁,农民。2018年春节期间因忙碌琐事,不慎感受风寒,突发颈项头痛,畏恶风寒,恶心呕吐,不能劳作。当时正值节日,不能请医生出诊,其丈夫是笔者朋友,便打电话咨询病情,网上视频观其舌质淡,苔白润。

  中医诊断:感冒。

  辨证:阳明经受风寒之袭,引发胃气上逆。

  治疗:建议用鲜生姜7片,大枣6枚,红葱根须3节,加水300ml,水煎15分钟,取药汁冲服葛根汤颗粒,每次2袋,每天3次,饭后热服。服2剂,患者汗出身凉,呕吐不发而愈。

  病例2李某,男,67岁。2019年1月27日来诊。因不慎感冒出现发热、恶寒1周,浑身骨痛,白天不发热,晚上发热最高39℃,在当地医院经口服药物、输液等中西医治疗,症状反复发作,效果较差。刻下见证:凌晨发热 38.5℃,有汗,咳嗽,痰稀色白,下午呕吐酸水。小便正常,大便稀,胃口差,口苦,口干不欲饮水,颈椎和头顶疼痛,流清涕,舌质淡暗,苔薄白腻,脉浮紧。

  中医诊断:感冒。

  辨证:风寒型。

  治疗:《伤寒论》谓:“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遂予以葛根汤颗粒2袋,用姜半夏10g水煎冲服,每日2次,饭后服。服药2天,患者热退而愈。

   治疗体会

  葛根汤原用于治疗伤寒表实,太阳经受风失去濡养所致的“项背强几几”以及表邪不解,传入阳明而至下痢之证,和太阳病的“口禁不能语,欲做刚劲”之证。方中葛根温经散寒,缓急舒筋,又可解表驱邪,能输布太阳经的津液解项背之强急,它的辛甘凉润之性,还能增强其解肌解痉之功。麻黄为臣药,发汗解肌,开腠理之闭塞。桂枝性辛温,能表能里,通一身之阳,外可解肌散寒,透达营卫,内能温经通阳兼入血分,从而温通经脉,祛风散寒以除痹症。白芍苦寒微寒,入肝经,柔肝止痛,柔肝可使筋有所生,肝有所养,通脉,缓急,止痛。

  诸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濡养筋脉,舒筋缓急,生津液,止下痢之功,还可温经通脉,活血舒筋,养血柔肝,解肌止痛,祛风通络。其首个功效是发汗解表,对应风寒感冒实证最为适宜,笔者临床发现西医所称之胃肠型感冒,若能早期应用葛根汤颗粒,效果更显著。

  临床以发热、恶寒、项背强或下利为辨证要点,主要症状为项背强几几,自下利(即没有使用泻下药,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或腹泻;舌质多暗淡或暗红,苔白;脉以浮脉或弦脉为主。

  建议用法:葛根汤颗粒,每次1~2袋,温开水冲服,每天3次,饭后热服。如果腹泻较重,可用大蒜头3个煮水冲服。

  以上两则病例,均是感受风寒之邪,风寒留连于太阳经脉,致太阳经脉不利,气血因之滞行不畅,引起颈项头部疼痛,恶寒发热,或恶心,或呕吐,太阳经腑证显然存在。都是风寒感冒表实证,用葛根汤颗粒,药证相对,故一剂知,二剂已。病例1患者风寒重,故用鲜生姜、红葱和大枣,发散风寒,温中和胃。病例2患者呕吐酸水,故用姜半夏辛散温通,降逆止呕。

  总而言之,临床见风寒表实证时可放胆用葛根汤颗粒治疗。此外,笔者临床还常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风湿病、颈肩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痤疮、脑供血不足、面神经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扁桃腺炎、急性结膜炎、虹膜炎、麦粒肿、牙龈炎、急性肠炎等属于太阳表实证,津液不能上润,筋脉失养者。须注意的是,外感风寒表虚证者慎用。

   文/王世彪(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中国健康报道

上一篇:“来宾工匠”、“先进单位”——双蚁药业双喜临门!

标签
  • 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