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太医走入寻常百姓家 “未病测评”高级研讨班今圆满结束

来源:作者:时间:2022-09-28 21:41:56
  文:欧卡

  为期四天的首届“未病测评”高级研讨班在香山饭店成功举办,今天圆满结束。

  金秋的北京艳阳高照,清风送爽,更是香山最迷人的季节,在香山饭店蕴香厅举办的首届“未病测评”高级研讨班已然成为参会者更加深刻难忘的记忆。

\

张启明教授讲演中

  “未病测评”高级研讨班在张启明教授提出的一系列的疑问中拉开了序幕。张教授直接了当、一句句发问扣人心弦:“中医学的核心概念‘阴阳’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直到现在为止许多中医学的概念得不到明确的解释、难以在学者间达成广泛的共识?”、“中医的五藏指的究竟是什么?跟西医的五脏是一回事吗?”“古老的中医学曾经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代为什么会遭到许多人的质疑?”……这些一直没有准确定义、模糊的概念长期困扰大家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参会者的高度兴趣。

  张教授说:“要想把这些问题说清楚,必须从最基础的学科讲起。”

  然而枯燥的基础学科知识,在张教授的口中变成了生动有趣的比喻;严谨的逻辑规则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变为深入浅出、简单易懂的常识。他讲的入情入理,学员们全神贯注听得心花怒放,频频点头,会场上时时发出情不自禁地叫好声和由衷的欢笑声,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常常打断张教授的讲话。

\

学员们认真听讲思考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张教授说:“中医学和生物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人体;中医学和生物医学的研究目的也是一致的,都在维护人的健康。”他观点鲜明、言简意赅。不仅是引经据典“以人为据”,他还按照自然科学的要求论据有客观性和直接性。他拿出多年研究收集使用的数据、图示做证据,用事实说话,字字珠玑。他全面细致地分析、定义中医里的概念,建立起中医学的基础学科,并重点分析讲解中医的自然属性,又把生物医学认识的人体组成部分进行梳理,以确认这些功能的执行结构,即所谓“系统论指导下的还原分析”。张教授最终总结出人体一共有14项功能,并证明这为什么是可靠的、可信的。张教授指出,传统的中医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的宗教、哲学、文化、社会和自然科学背景下建立的。脾、肺、肾、肝、心五藏全面地体现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思路、方法和学术观点。中医学有整体论的自身特殊的思维模式,就是把生命之人放在天地之间与社会之中真实客观地来观察的。同时还必须十分注重因时、因地、因人三因制宜地考察人体的功能状态。人是世上最个性化的生命体,不同的个人差异会很大,不同时间与不同地点即外界条件的不同都会影响人体的整体功能状态。这是生命人体与非生命体最本质的区别,也是真正把握生命人体规律的关键。因此“人体功能不是取决于单一的人体结构。就像汽车,汽车的结构有运输功能,但如果不给汽车加上汽油,没人启动驾驶,汽车并不能实现运输功能。人体的功能能否正常发挥使用,道理是一样的。”他讲得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在这次高级研讨班上张教授用他30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和研究结论,生动活泼、鞭辟入里地分析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这些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张教授胸有成竹地高声道:“我有答案!未病测评就能解决!”张教授话音未落,经久不息的掌声再次响起来。学员们个个欢心鼓舞、激动兴奋。张教授的讲演得到了学员们的热烈回应。

\

学员们热烈鼓掌

  一位同时爱好现代科技和中医学的学员自述了他的经历。他在观看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张启明教授专访节目后,在众多中医药现代化项目中,对张启明教授历时30多年研发的“未病测评”技术情有独钟。因此在看过节目之后,立即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未病测评”技术,并购买了“中医体征”腕表,一直坚持佩戴。他说:“未病测评技术是中医药学和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是中医药走向现代化,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必经之路。”现在,他正在致力于学习中医形态学,希望能够深入地解读“未病测评”报告,并向自己的家人、朋友推荐这项技术,以守护他们的身体健康。

  一位民间中医师认为,现代院校培养出的中医并不是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唯一力量,而随着国家政策的合理引导,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正在致力于加入“民间中医”这一新兴队伍。接着他感慨道:“虽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是相对而言,我们缺乏客观定量评估疗效的有力手段。因此很多时候我们缺乏合适的发声方法和发声渠道,难以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他顿了一顿,紧接着激动地说“直到我遇到了未病测评技术以及相关可穿戴仪器。这太伟大了!这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让我们的医师和用户及时、直观地看到佩戴者的健康状态以及健康变化趋势,通过手机端的应用程序,我们也可以快捷地将健康报告分享给更多的人。”现在,经过他的推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民间中医师通过“未病测评”技术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大家普遍认为这是提高健康管理效率、增强有效沟通的好手段,未来一定会成为医疗行业的标配。

  又有一位为健康管理公司工作的律师介绍了正在开展的业务:“我们利用未病测评技术链接了老年人聚集社区、中医医馆和社区医院,使他们从健康孤岛成为了互相融合、紧密依赖的健康共同体。未来,我们计划在更大的行政区划内进一步推广这种产业模式。”这种产业融合不仅在医疗卫生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就业,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悉,这种新的健康产业模式已经引起了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许多政府官员也对未病测评事业高度认可,并希望借助行政力量推广未病测评技术,使之更好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

杨柄析教授和张启明教授在研讨班会场上

  主持这次“未病测评”高级研讨班的中国科学院杨炳忻教授也谈了他自己的体会:“我曾经从事我国‘香山科学会议’学术组工作十余年。我认为由传统中医学结合现代工程技术形成的现代中医学是最有可能成为引领国际的健康产业。”中医讲个性,现代科学讲共性。让好中医和广大中医爱好者借助可穿戴技术,更好地服务广大普通百姓。“未病测评”技术与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髙新技术相结合产生的健康管理模式是张启明教授的创新成果之一。

  “从动物进化进程来看,我们的五脏不是兄弟五个,而是祖孙五代。中医里很多名词概念一直没有准确的定义,有些只能靠自己去悟,而每个人悟的都不会完全一样。”张启明教授接着向大家说道:“你们是第一批知道中医心、肝、脾、肺肾究竟是什么的人!”会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学员们喜出望外,欢声雷动。

  张教授说:“西医大量的实验数据给我们证据,中医创造的模型给我们方向”,“从中西医对照结构功能上对应及映射关系得出答案”。所以说“未病测评”是中西合璧的结果。张教授拿出自己多年收集的全国36家气象台30年的气象记录资料,展示他根据天文、气象、数学研究五藏功能和节律性变化的过程,通过实证得出结论,张教授说:“只有掌握了天人合一,才是真正的健康管理师!”

  由于张启明教授的演讲过于出彩,彻底解除了大家心中的困惑,学员们热血沸腾,所以在演讲结束后,大家纷纷排队,拿着《中医形态学》一书请张教授签字、一一合影留念。

  有学员感慨地说:“都是有福报之人才可能见过这么专业的博士生导师给大家亲自上这种专业的课程,千载难逢的机缘!珍惜当下,笃定自己一定学好融会贯通到实际正确操作中。”

  有位从事扶阳透灸的学员告诉大家,因为使用了张教授发明的“中医体征腕表”,她们理疗诊所办理会员卡的顾客从每月几个人快速升到上百人。她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

首届“未病测评”高级研讨班合影

  移动的医院,随行的医生。让太医进入寻常百姓家。在人民健康系统工程中,相信“未病测评”必定能发挥其独具的优势,造福大众。

中国健康报道

上一篇:艾玛医疗与中核集团中国同辐就益宝健康项目签约合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