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检时男友查出糖尿病,会遗传给下一代吗?对婚后生活影响多大?

来源:作者:时间:2023-10-07 16:37:27
  每年的“十一”国庆节都是结婚的旺季。

  按理说,结婚本是件开开心心的喜事,但生活总是充满意外。前两天就有朋友留言说,原来定好的结婚计划突然出了岔子:

  “我和男朋友在一起3年了,本来打算这个国庆假期领证办婚宴,但是上周我们去做了个婚检,刚收到结果说男朋友有糖尿病。

  一路走来,我们之间感情很好,我不想都要修成正果了却就此分开,但又怕结婚以后生活受到影响,更害怕我们未来的宝宝会遗传这个病。

  我现在真的好迷茫,不知道这婚还该不该结……”

  现如今,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病,而且越来越年轻化了,所以像这位读者提到的困扰,其实并非个例。

  那么,遇到这样的难题,究竟该作何选择呢?

  父母得糖尿病,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首先,糖尿病确实和遗传因素有关,“有糖尿病家族史”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2020年,北京大学公卫学院、江苏疾控中心曾对苏州市吴中区49266名30~75岁的患者,进行了平均7.08年的随访。

  结果表明,与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相比,有家族史的人糖尿病风险增加了0.9倍以上;如果家里糖尿病患者多于2人,患病风险至少会增加1.27倍[1]。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也曾公开一组关于糖尿病遗传性的数据——

\

  由此可见,父母有糖尿病,小孩得糖尿病的几率会更高,临床上把这一特点叫做遗传易感性。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女性在怀孕期间患上妊娠期糖尿病,也会增加后代的糖尿病发病率。有研究显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后代,在儿童期和成年早期患糖尿病的几率是血糖正常孕妇后代的7~20倍[2]。

  不过,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遗传因素只是其中之一。

  一个人是否得糖尿病,不能只看遗传,肥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缺乏运动等等后天的因素,都可能是背后的“推手”。

\

  父母有糖尿病,不意味着子女也一定会得糖尿病;反过来,有些人父母并没有糖尿病,自己却得了糖尿病,这也说明了遗传因素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如何预防糖尿病?

  首先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等方式,来降低糖尿病发生的风险。

  具体的预防方法,大家可以参考这个“500111”法则[3]——

  5:每周运动5天,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

  0:不喝含糖饮料

  0:晚饭后不再进食

  1:肥胖的人每餐减少1两主食

  1:每天蔬菜摄入至少1斤

  1:每星期最多外出就餐1次

  此外,预防糖尿病的另一个关键是重视筛查。

  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当及早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3年筛查一次;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者,建议每年筛查一次[4]。

  这里要重点提一下——糖尿病前期,顾名思义,就是血糖高于正常值,但还没真正发生糖尿病的阶段。一般分2种情况[5]:

  ①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6.1mmol/L,<7.0mmol/L且糖负荷后2h血糖<7.8mmol/L)

  ②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7.0mmol/L,且糖负荷后2h血糖≥7.8mmol/L,<11.0mmol/L)

  如果在这一阶段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便有机会逆转糖尿病前期;但若是置之不理,可能过几年糖尿病就找上门了。中国的大庆研究显示,如果糖尿病前期不进行干预,6年后66%的人会发展成糖尿病,20年后93%的人会发展成糖尿病[6]。

\

  目前针对糖尿病前期的具体干预措施,主要是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膳食、适度运动、限盐、限酒等。大庆研究显示,生活方式干预6年,可使糖耐量受损人群未来14年进展为糖尿病的累计发生风险下降43%[5]。

  但,很多人做不到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在生活方式干预不理想的情况下,则应尽早考虑药物干预。

  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二甲双胍是第一个被证明能预防糖尿病或延缓糖尿病发生的药物[7]。

  近期,中国糖尿病预防研究(CDPP)最新成果于《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重磅发布,该研究显示,与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组相比,二甲双胍+生活方式干预组在经过至少24个月的干预后,糖尿病发生风险降低了17%,这表明二甲双胍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可作为中国糖调节受损人群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有效措施[8]。

\

  控好血糖,拥抱美好生活

  血糖若是长期控制不好,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病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导致截肢等临床结局,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4]。

  反之,如果能够重视血糖管理,科学治疗糖尿病,糖友们也完全可以过上幸福美好的家庭生活。

  目前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方面,尽管新型降糖药层出不穷,但经典老药二甲双胍,依然是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

  最新的《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指出,若无禁忌证和优先使用其他降糖药物的强适应证,二甲双胍仍应作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础用药,并贯穿糖尿病的治疗全程,可见其在降糖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9]。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二甲双胍有原研药和仿制药之分,二甲双胍原研药即二甲双胍专利药,是经严格临床试验获准上市的原创性降糖药品,凭借制剂工艺优势及上市前后严格监管,因此具有更稳定的吸收率和较少的不良反应。

\

  除了坚持合理用药,糖友仍要尽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忌“躺平摆烂”。合理用药+生活方式改变“双管齐下”,才能起到更好的降糖效果。

  另外,糖尿病的治疗,不仅需要糖友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帮助。

  毕竟长期坚持良好的自我管理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家人的协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家庭成员应该和患者一起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日常饮食、运动的注意事项,监督和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定期检测血糖。

  同时,家庭成员还需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精神上的支持,鼓励患者坚持配合治疗。

  有了家人的陪伴,这场“降糖持久战”才更容易取得胜利。

  编辑:陈艺鸿

  绘图:赖可晴

  出品:《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

  本项目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主办

\

  指导专家:卢筱华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内分泌学会常务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常务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糖尿病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州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专业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从事内分泌临床医疗工作20余年,擅长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瘤、肾上腺疾病等各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尤其擅长应用胰岛素泵及动态血糖仪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血糖管理治疗。

  参考文献:

  [1]苏健, 周金意, 陶然, 等. 糖尿病家族史与成人糖尿病关联的前瞻性研究[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0, 54(8):6.

  [2]Lindsay RS, Hanson RL, Bennett PH, et al. Secular trends in birth weight BMI and diabetes in the offspring of diabetic mothers [J]. Diabetes Care. 2000, 23(9):1249-1254.

  [3]李光伟. 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500111”法则[J]. 江苏卫生保健. 2021(6):18.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315-409.

  [5]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3, 15(6):484-494.

  [6]Li G, Zhang P, Wang J,et al. The long-term effect of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diabetes in the China Da Qing Diabetes PrecentionStudy:a 20-year follow-upstudy[J].Lancet,2008,371(9626):1783-1789.

  [7]Li CL, Pan CY, Lu JM, et al. Effect of metformin o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J]. Diabet Med, 1999, 16:477-481.

  [8]Zhang L, Zhang Y, Shen S, et al.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metformin plus lifestyle intervention compared with lifestyle intervention alone in preventing progression to diabete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with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2023 Jul 3:S2213-8587(23)00132-8.

  [9]《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更新专家组.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年版)[J]. 中华内科杂志, 2023, 62(6): 619-630.

中国健康报道

上一篇:夺冠后去做全飞秒,董郗娅:终于完成了一直想做的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