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系全媒体矩阵 ——
健康医疗行业垂直网站急性期(0 - 2 周)
在损伤后的急性期,首要目标是控制疼痛、肿胀和炎症,保护受损组织。患者需进行膝关节制动,可使用膝关节支具或石膏固定,限制膝关节活动,为损伤的韧带和关节创造修复条件。同时采用冰敷,每次15 - 20分钟,每天数次,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在疼痛允许的范围内,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即患者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用力收缩大腿前方肌肉,保持数秒后放松,每组10 - 15次,每天进行多组。此训练可预防肌肉萎缩,维持肌肉力量。
亚急性期(2 - 6 周)
该阶段疼痛和肿胀有所缓解,康复重点逐渐转向增加关节活动度和增强肌肉力量。去除固定装置后,开始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训练,可借助CPM(持续被动运动)机器,设定合适的活动角度范围,从较小角度开始,逐渐增加,每天1 - 2次,每次30 - 60分钟。同时,继续加强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力量训练,可进行直腿抬高练习,包括仰卧位直腿抬高、侧卧位直腿抬高和俯卧位直腿抬高,每组10 - 15次,每天3 - 4组。还可进行静蹲训练,背靠墙壁站立,双脚与肩同宽,慢慢下蹲至膝关节屈曲约30 - 45度,保持一段时间后站起,重复进行。
恢复期(6 - 12 周)
在这一时期,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进一步提升,康复目标为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和运动能力。增加抗阻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膝关节屈伸抗阻练习,或在器械上进行腿部力量训练。进行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例如单腿站立、在平衡板上站立等,以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逐渐恢复日常生活活动和适当的体育活动,但要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防止损伤复发。
维持期(12周以后)
进入维持期后,康复治疗的重点是维持已恢复的膝关节功能,预防疾病复发和进一步发展。继续进行规律的肌肉力量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可选择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既能增强心肺功能,又对膝关节负担较小。定期进行复查,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康复方案。同时,患者需注意膝关节的保护,如佩戴护膝、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控制体重等,减轻膝关节的压力。
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合并膝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和坚持训练,也需要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在不同阶段适时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