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系全媒体矩阵 ——
健康医疗行业垂直网站2025年3月1日至8日,河北大学“无陪无忧”团队在保定多所医院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此次走访旨在通过面对面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家属及其他医护人员对于“无陪护”病房的看法,为“无陪护”病房在河北省的推行实施提供可行性建议。
此前,该团队通过线上调研的方式,发放750余份调查问卷,收集河北省保定、承德、石家庄三市人民对于“无陪护”病房的了解及看法,调研发现,“收费合理性”、“护理专业性”、、以及“情感缺失担忧”成为三大核心议题。基于此,团队联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等机构,针对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开展深度访谈,进一步剖析问题症结所在。
准备阶段,团队成员经过专业老师的培训,学习了访谈技巧,优化访谈流程,确保调研访谈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该团队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病情的调研对象进行分组,确保调研对象的针对性同时注重与之前调研结果的衔接。此外,团队成员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等医院进行联系并说明调研意图,取得了医院的支持与协助。
3月1日至3月8日,“无陪无忧”团队先后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东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开展了调研活动。对部分医护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访谈。调研结果显示,现有陪护模式存在的不足以及阻碍“无陪护”病房推行的主要原因是护工专业水平不足、护工费用加重经济负担、家属与自聘护工可能存在矛盾以及“无陪护”导致亲情疏离。护工杨女士表示:“我从事护工已经二十多年了,许多专业的知识家属们不懂,但是我们能够理解。患者生病可能会造成他心理的负担,心理上对人会有所依赖,我们(护工)在照顾患者的时候就会注意到这一点。但是我们作为护工,有时候也很累,家属理解还好,会让我们(护工)休息,
但是有的家属就认为‘我们请你(护工)来照顾家人(患者),是付了钱的,(护工)就应该无间隙地陪护我们家属(患者)’。”
结合调研结果,“无陪无忧”团队也提出了四大解决方案:科技赋能,智能化设施助力高效护理。建议医院引入智能化护理设施,如智能翻身床、自动输液监控系统等,提高护理的效率和质量。制度护航,完善陪护政策与制度。建议医院与政府部门合作,争取政策支持与资金补贴,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压力。以人文本,强化护理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建议医院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尤其是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方面的技能。全心守护,探索新模式加强情感支持。借鉴承德市中心医院“护士分层管理+心理护理培训”的模式,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定期组织家属开放日,既保障专业护理,又缓解亲情焦虑。
未来,河北大学“无陪无忧”团队将结合项目的调研结果,探索更为具体可行的建议,提交给相关部门,以期推动“无陪护”病房在河北省的进一步推行,促进新时代下陪护模式的革新。该项目负责人表示:“青年应成为医疗创新的传播者与践行者”。